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5年05月27日

主动“纾困” 全力“增效” 助力这家企业产值向40亿元冲刺

本报讯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粟新林) 通过优化流程,缩短企业原材料海关通关时间;用电增容,保障企业用电需求,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降低用电成本……这一系列举措让日东材料科技(成都)有限公司获益匪浅,一年生产E-MASK光学用保护膜500万片。昨日,记者了解到,日东科技二期OLED偏光片基地也已经进入试生产阶段,待全面达产后,公司年产值有望突破40亿元大关。

位于崇州市经济开发区的日东材料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已成为京东方等新型显示产业链主企业的核心供应商。此前,企业生产所需原材料需从上海口岸入关,面临通关周期长(需3天)、物流成本高等痛点。

有需必应,无事不扰。崇州市经信局在走访调研中了解这一情况后,多次协调,采取“政府跑腿”代替“企业跑路”的方式,主动对接成都海关等部门,通过优化通关流程、开辟绿色通道,成功推动企业原料进口转至成都口岸通关。将所需时间从原来的3天压缩至现在的1天,极大提高了通关效率。

“政府的精准服务切实解决了我们的发展瓶颈,也坚定了我们做大做强的信心!”日东材料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圭治表示。

因持续看好成都以及四川区域的新型显示产业发展势头,日东增资20亿元,在崇州兴建二期OLED偏光片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20亿元的二期新厂房,是成都市级重点工业项目,是西南地区重要的光学材料生产基地。

自二期新厂房动工以来,崇州市经信局协同国网崇州市供电公司,主动对接企业用电需求,超前规划电网建设。在得知企业增容需求后,立即开通绿色通道,组织技术骨干开展“一企一策”定制服务。通过优化服务流程,显著缩短办电时长,有效降低企业用电成本,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经过7个多月的共同努力,公司的用电增容项目于近日终于成功送电投运,让企业能专注生产。“目前我们已实现12800千伏安用电容量,安装调试完生产设备,即将进入量产阶段。”日东公司电力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一切都得益于崇州市政府各级部门和国网崇州供电公司的鼎力相助。

值得关注的是,在企业一期项目投运后,供电公司专业人员发现其1.1万平方米闲置车间屋顶资源,积极建议建设799千瓦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该项目已于2023年9月并网发电,通过清洁能源利用显著降低企业用能成本。随着企业办公楼和宿舍楼陆续建成,今年5月又成功完成2850千伏安增容项目投运。

--> 2025-05-27 粟新林 1 1 成都日报 c149371.html 1 主动“纾困” 全力“增效” 助力这家企业产值向40亿元冲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