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5年05月28日

川农牛科创农庄:

一个个试验品种在这里转化推广

川农牛科创农庄。

眼下正值插秧季节,在温江区万春镇高山村川农牛科创农庄面前的稻田里,现代化插秧机正忙碌穿梭。“田里刚刚种下的就是我们联合四川农业大学水稻所共同选育的红香糯。单就这一个品种而言,今年我们在高山村种下330亩,同时在全川的种植推广超11000亩。”四川川农牛种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峻豪说。

川农牛科创农庄,是由四川农业大学与万春镇高山村共建的校地合作载体。通过这个科创载体,让科研资源、龙头企业、专家人才聚合到高山村,将这里作为试验田,对四川农业大学的科研成果进行产业转化。

红香糯正是成功进行产业转化的代表。作为全省首个有色带香型杂交糯稻新品种,红香糯已经形成“从品种到产品到品牌”的全产业链条。在川农牛科创农庄的展示区,摆放着由红香糯加工而成的米酒、桃片、米花糖、米粉等产品。目前川农牛种业有限公司还在继续联合温江食品企业研发推出多款深加工新品,进一步提升其附加值。

红香糯的产业之路,是这座科创农庄发挥其产业孵化功能的一个缩影。以川农牛科创农庄为载体,聚集以荣廷昭院士等为代表的现代都市农业领域首席科学家方阵12个、高端研发团队42支,攻克生物育种等领域关键技术23项,开发红香糯、黑甜玉等高附加值品种30余个。

以四川农业大学为核心的科研院所的专家、技术、人才、资源汇聚在川农牛平台,并依托平台进行推广。由四川农业大学副校长卢艳丽教授研发的牛奶爆浆鲜食玉米,就是川农牛打造的“大单品”之一,目前这款产品种植面积已经超过20万亩,已供应至盒马鲜生、山姆会员店等商超渠道,年产值达2亿元左右。

采访中,高山村党委书记颜泽菊告诉记者,川农牛科创农庄所在的位置过去曾是一处废弃的养猪场。利用邻近四川农业大学、成都市农林科学院的地理优势,2018年,高山村集体经济组织将养猪场以“投改股”模式与川农大合作共建科创农庄。对高山村来说,不仅每年能取得租金作为保底收入,高山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还成立了公司,通过承接农高院所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实现了优质农产品试种、生产、加工、包装、仓储、物流、营销,农创文旅融合发展的全产业链。

一个精品林盘,催生一批田园总部型企业。在川农牛科创农庄,已成功营建川农牛特色粮食种业基地、科创乡村云超市、乡村振兴领军人才特训中心等创新应用平台场景,目前,已靶向招引现代种业、数字农业、生物农业等领域27家重点企业入驻,带动区内外66家涉农企业协同发展。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李娟 张志强供图

--> 2025-05-28 李娟 川农牛科创农庄: 1 1 成都日报 c149432.html 1 一个个试验品种在这里转化推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