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5年07月01日

637分!成都教师全程陪考鼓励学生

不填报志愿,不影响高考生志愿填报和录取

杨李怡(左一)与学生们在一起。

近日,成都一高中老师高考全程陪考,最终考出637分,引起公众关注。6月30日下午,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对其进行了专访。原来,这份成绩单是成都双流中学的高中物理教师杨李怡的手笔,他曾在清华大学念本科和硕士。

“回到成都以后,我深深感受到这座城市崇智尚学的浓厚氛围。”杨李怡说,“欢迎广大高考生报考成都高校,在这座既传承巴蜀文明,又充满创新激情的城市,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篇章。”

与学生约定

全程陪同参加高考

2025年“陪考”高考,杨李怡的语文115分、数学146分、外语144分、物理96分、化学71分、地理65分,总计637分。“很惊喜,高考分数比预期高了十几分,也没想到会引起这么多人关注。”昨日下午,记者在双流中学见到了杨李怡。

“这是我十几年后再次参加高考。”他说,今年是四川“新高考”首年,与学生约定全程陪同参加高考,既是为了鼓励学生们,给学生们信心,也是想通过“实战”来提升教学水平。“为了鼓励学生高考,我和他们定下了考不到640分就请吃饭的约定。”杨李怡笑着说,下周想请学生们吃一顿火锅,告别他们共度的高中生活。

曾经的杨李怡是一名在北京工作的程序员,后来,他不想只和机器打交道,希望多和人打交道,于是决定去考研。

“在求学的道路上遇见一位良师是非常重要的,我也想像我的导师一样,成为学生道路上的引路人,帮助学生成长。”桃李不言,下自成蹊。2022年,杨李怡进入四川省双流中学任教,成为一名物理教师。

通过此次陪考,杨李怡又一次体会到,学生心态和非智力因素对考试的影响不容忽视。他说,自己考物理的时候非常紧张,作为教师,不能只站在考后的角度分析试卷,还应该结合学生在考场上的状态进行分析,给学生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杨李怡想对高考生说,社会的赛道太多了,并不一定仅仅是高考成绩。“高考不是人生唯一的路途规划,不足以刻画我们全部的努力,要积极探索,努力找到擅长的事物、喜欢的专业,尽量把它学精通,在某些领域总会发光发热的。”

学生眼中的他

是老师更是挚友

今年,杨李怡带的第一届学生毕业了。尽管有不舍,但他相信高考只是人生的一站,今后会和学生们在更大的舞台相遇。

“杨老师不仅是教授我们知识的老师,更是陪着我们成长,理解、尊重我们想法的一位挚友。”学生曾子妍介绍,在她每次考试失利时,杨老师都会耐心鼓励她,“为了鼓励我们,杨老师还会自己动手做甜品,还会在课堂上做有趣的物理实验,这些都培养了我们对物理的兴趣,给了我们学习的动力。”

在学生马红韵眼中,杨李怡也是一位全能的老师。“他可以把数学和物理学科交融在一起,语文上遇到难题也可以请教他。”马红韵说,感谢杨老师的栽培,杨老师的勇气和热爱给了他们前行的动力,希望能以杨老师为榜样,在未来成为一名不畏惧挑战、勇敢前行的人。

“学校也很支持杨老师全程陪同高考的决定。”双流中学副校长向发友表示,杨李怡全程陪考的做法,不会影响四川省本科分数线。“因为全省高考的划线人数远高于高校在四川录取的计划数,杨老师也不会填报志愿,不会影响高考生的志愿填报和录取,其做法从长远来讲,反而有利于老师帮助学生学业成长,实现自己的梦想。”

“在双流任教以来,我遇到了很多良师益友,深刻感受到成都教育创新的良好氛围。”杨李怡介绍,学校通过师徒结对、校内外培训、专家指导等多元培养机制,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提升教学实践能力。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宋妍妍 摄影 詹妮

--> 2025-07-01 宋妍妍 不填报志愿,不影响高考生志愿填报和录取 1 1 成都日报 c150900.html 1 637分!成都教师全程陪考鼓励学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