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5年07月03日

创新创造发展新质生产力 加快建设西部科技创新中心

近日,四川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支持成都做优做强极核功能 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支持成都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成都市创新资源富集、创新平台众多、高端人才集聚、创新生态活跃,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连续9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人才总量居全国第4位,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第23位、实现“六连升”。四川省科技厅副厅长陈学华认为,成都有基础、有能力成为西部科技创新中心。

“《意见》的印发指明未来工作方向,让全市科技系统深受鼓舞。”成都市科技局局长丁小斌说,成都将提升新质资源集聚转化能力,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地和技术应用功能,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全年研发投入824亿元

加强研发投入 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

在青藏高原修复生态,让植被在高寒、缺水的环境下存活下来是一个技术难题。对此,天府永兴实验室深入研究多孔聚合凝胶吸释水分机制,让植物从相对干燥的空气中取水,并以“人工造土”的技术提升高原土壤养料,成功为九寨沟灾后重建、若尔盖沙化治理等提供生态修复方案。

不仅如此,实验室成立以来,已取得多项技术突破——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上,天府永兴实验室四项创新成果入选《面向“一带一路”国家可持续发展技术清单(2025)》。

四川省支持成都高水平建设运营天府实验室,并将聚焦中药、农业领域,布局建设新一批天府实验室。“这让我们倍感振奋。” 天府永兴实验室科技创新部部长刘宇程表示,实验室将重点对前沿技术难题进行集智攻关,为成都加快建设西部科技创新中心提供创新支撑。

事实上,天府永兴实验室的创新突破并非个例。近年来,成都聚焦高标准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揭牌运行4家天府实验室,落地国家超级计算成都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规划建设跨尺度矢量光场等多个国家级大科学装置,与高校等联合培养引进高端人才,支持企业牵头参与国家重大研发计划……

这样一组数据——成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7年的第51位升至2024年的第23位,2024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达824亿元,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45万家,正是成都不断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的生动体现。

一季度新增44家

加强成果转化 打造西部中试中心

走进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的生物环保与绿色制造中试平台,吕青阳博士所在的团队正在进行工程化试验,为眉山一家化工企业研发能够有效改良土壤、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微生物菌剂。

“企业想建微生物菌剂生产线,但不具备相关的技术,所以由我们为他们提供技术服务。”吕青阳介绍,他们研发的微生物菌剂,不仅可以添加到肥料里,还能作为商品单独销售。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升级,截至目前,成都已累计备案建成省级、市级中试平台和概念验证中心131家。仅仅2025年1季度就新增中试平台及概念验证中心44家。

数据显示,科创通平台已汇聚4万余家科技企业、150余家高校院所、2600余个创新平台和上千家服务机构,全市76.4%科创板上市企业获得“科创贷”“科创投”“科创贴”等科技金融产品的支持;在线下,科创生态岛聚集服务机构100余家、链接中试平台113个、定向挖掘可转化科技成果470余项……“锚定打造西部中试中心、完善和推行‘线上科创通+线下科创岛’服务模式,我们将常态化实施‘科创天府·智汇蓉城’科技成果转化行动,推动更多前沿技术和产品实现‘成都试、成都转、成都造’。”市科技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

职务科技成果确权2200余项

深化体制改革 优化科技创新组织机制

谈及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所带来的变化,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教授彭腾颇有感触——从事黄精研究20余年的他,曾因“无经费支持,市场接受度不高”,数十项科技成果迟迟无法完成科技成果转化。

改革措施的出台改变了这一切。随着成都中医药大学出台《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以3种确权方式——申请前、授权后、转化前,实现职务科技成果确权全覆盖……彭腾基于黄精研发的固体饮料、化妆品等,累计签约金额已经达到数千万元。

破解高校院所科技成果确权难、转化难等困境,因成都改革而受益的机构越来越多——目前,在蓉36家高校院所累计完成职务科技成果确权2200余项,成功孵化出高成长性企业650家。

“省委、省政府支持在蓉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推广职务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试点、探索开展财政科技资金“先投后股”、深化科技人才改革综合试点……“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改革,让优质生产要素进一步顺畅流动。”

成都,这座奋进中的创新创造之城,正加速提质增效,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建设更具带动力的西部科技创新中心。

案例1

成立新中心

向人形机器人赛道“进发”

一周前,天府绛溪实验室传来好消息——其交互人形机器人前沿研究中心成立,“我们正布局机器人本体、大脑和训练等创新平台,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具身智能‘核心零部件+整机’研发生产基地、‘数据+场景+训练’一体化服务体系及全球首个机器人情感驱动引擎。”天府绛溪实验室相关负责人表示。

“四川省支持成都实施前沿科技攻坚突破行动,保障高水平建设运营天府实验室。对于正处于高质量发展关键时期的天府绛溪实验室来说至关重要。”天府绛溪实验室相关负责人表示,实验室将进一步聚焦“具身智能、电磁感知、泛在互联”三大研究方向,开展原创性、引领性、前瞻性科技攻关,同时充分发挥新型研发机构体制机制优势,促进科技创新资源与产业创新资源深度融合,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产业共性技术,培育具有技术主导权的产业。

案例2

孵化新产品

“蜂鸟”服务中试项目600余项

在成都高新蜂鸟智能硬件中试平台产品中试车间内,产线员工正在对一款智能相机模组进行小批量试产,为上市前做最后的准备……“中试项目越成功,企业中试订单和合作才会越多。”蜂鸟中试平台合伙人柏辉介绍说,蜂鸟中试平台已经服务中试项目600余项,孵化新产品近400项,中试验证后产品产值约20亿元。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成都累计备案建成省级、市级中试平台和概念验证中心131家,覆盖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14个重点产业链。

案例3

探索新模式

建立跨高校院所中试研发平台

龙泉驿区的一家工厂车间,一条半自动化超级电容器的封测中试生产线上,工作人员正在测试分析新产品苎麻炭超级电容器的性能……这家工厂,即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教授杨维清作为发明人以职务科技成果作价入股的企业。

“成果变成产品,得益于《西南交通大学专利管理规定》。”杨维清表示,这也打响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全国“第一枪”——职务科技成果权属由纯粹的国有改变为国家、个人共同所有,将“先转化,后奖励”转变为“先确权,后转化”,对职务发明人的奖励权变成专利权,科研人员不愿转、不敢转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白洋 黄雪松

--> 2025-07-03 白洋 黄雪松 1 1 成都日报 c150976.html 1 创新创造发展新质生产力 加快建设西部科技创新中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