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5年07月06日

风里藏着永不褪色的诗

玉林中学附属小学六年级7班 马燮菲

窗外的三角梅又落了几片花瓣,像极了我们语文老师诗里写的“滚烫的思念”。站在毕业典礼的舞台边,我想起五年级那年的谷雨时节,那堂让全班人感动的诗歌课——《谷在等雨,谁在等你》。

那天的语文课,何老师打开PPT,“看这个‘雨’字”,他举起卡片,指尖划过甲骨文雨字中那些像小雨点的笔画,“古人造字时,是不是听见雨滴打在窗上的声音?”

我们的笔尖突然就痒了。前排的小牟把“雨”写成“春姑娘喜悦的泪”;后排的欣然说“谷在土里数着雨滴,数到第十个就发芽”;同桌徐昊谦说“种子对雨的渴望/只能等雨来作答/哗/雨下来了/种子就在这雨中等待发芽/我们就在雨中等待着长大”。我盯着“豆”字发呆,何老师走过来敲敲我的本子,“最下面的横多像操场边的土地啊。”那天,我的诗里第一次长出了会唱歌的豆苗“泥土里的梦想,正顺着根须爬向阳光。”整间教室飘着墨香和诗意,连窗外的雨都下得像诗歌的韵脚。

六月的毕业礼上,我们朗诵老师为我们写的诗。当读到“那落了一地的哪里是花,是滚烫的思念”时,我看见班长的眼里有泪光。后来我们诵到“愿你们永远皎洁明亮”,连平时最调皮的男生眼里似乎都发着光。

最意外的是毕业典礼的最后,我们合唱《童年》时,起风了。何老师即兴创作了一首《风》。“起笔撇/吹向校门的榕树/三角梅六年没看厌/次笔横折弯钩/吹向了上学的第一天/钩起了校园美好的回忆……”,我突然想起六年里的每个清晨——榕树上鸟的欢鸣,第一次背书包时磨红的肩膀,还有他总说的“文字要像风一样,能穿过时光”。

现在我的笔记本里,夹着自己模仿写的《风》:

起笔撇

扫过你写满批注的作文本

红墨水洇成春天的云

次笔横折弯钩

勾住黑板上未擦的“谷”字

笔画间还藏着那年的雨

三笔撇

拂过讲台前的粉笔灰

落在你含笑的眼角

末笔点

停在拥抱时你后背的微驼里

那里藏着没说出口的“再见”

风还在吹,从谷雨吹到夏至,从教室吹向校门。何老师说过,诗是会发芽的。我知道,那些在谷雨种下的文字,那些毕业礼上落下的泪,终会像他诗里的豆苗,在时光里长出满枝的皎洁。

………………………………………

指导老师:何小波

点评:这篇习作像一首被风轻轻托着的小诗,字里行间都是被文字浸润的温柔与明亮。情感的表达克制而深沉,没有直白的呐喊,却让我们读到了:那些被触动的时刻(班长眼里的泪光)、被点燃的热爱(笔尖发痒的冲动),都在文字里慢慢发酵。

--> 2025-07-06 马燮菲 1 1 成都日报 c151119.html 1 风里藏着永不褪色的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