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5年07月08日

以融合之力 擦亮成都特色文旅名片

位于郫都区菁蓉湖畔的成都科幻馆。

7月5日,成都钟书阁,百名怀揣星海梦想的创作者齐聚一堂,中国作协副主席阿来的声音在会场回荡:“在共同体中寻找个体星光。”这座城市正将科幻火种撒向更广阔的土壤——推动科幻文学创作、壮大科幻产业、发挥好中国(成都)国际科幻大会综合效应,成都以文商旅体深度融合之力,擦亮城市特色文旅名片。

用“科幻+”做靓特色文旅名片

做靓特色文旅名片,“科幻+”亟须推动优质作品创作与IP转化。2025年1月,《成都市推动科幻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发布,成为全国首个城市级科幻产业发展专项计划。计划明确构建“一核引领、两区联动、多点支撑”产业格局,目标锚定“科幻内容创制中心”。

四个月后,成都再度推出《成都市推进科幻内容高质量创作与转化的若干政策》。作为“全国第一部城市级科幻内容创育扶持政策”的文件,直指从创作到出海的全链条:单部科幻作品最高扶持10万元,重点鼓励融入天府文化元素的作品;科幻产业园区每年最高可获200万元运营奖励;影视游戏出海每部最高补贴10万元。

《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的决定》提出,“建设一批文艺创作基地、网络视听和影视产业园区,鼓励开展网络文学、科幻文学、数字文娱、游戏动漫等领域创作。”

在成都市文联名誉主席梁平看来,提升“科幻文学”生产可与出版社共建出版绿色通道,联合影视、游戏机构举办IP路演会,对头部作品启动影视化、游戏化评估。

场景“上新”助力文化IP出彩

科幻如何从文化交流转向文旅场景融合?镜头来到3月31日的宽窄巷子,一只机器狗娴熟地使用中英文讲解青城山道教文化。当它感应到区域拥挤时,还贴心地提醒游客“注意绕行”。

从线上的文本到线下的场景,以科幻为主题的文化活动、主题展览、沉浸式体验项目纷纷涌现。成都的各大书店、图书馆纷纷开设科幻文学专区,举办科幻文学讲座和签售会。景区与文创园区也抓住机遇,推出科幻主题的文旅产品和线路。针对暑期,成都科幻馆推出“星云·巡航日志”系列活动及青少年科幻启蒙主题活动。

据记者了解,成都科幻馆开放以来累计接待游客80余万人次、各类参访团队300多批次,开展科学实验秀、科幻舞台剧等公益活动530场。紧扣科幻这一概念,郫都区持续推进场景、产品、模式创新。2025年春节8天,郫都区接待游客105.7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46亿元,其中,“古蜀望郫都·科幻过大年科幻展”格外吸睛。

更深的影响力发生在体验层面。域上和美先锋剧场推出《我的世界都是你》VR剧场,在1000平方米空间内构建起沉浸世界。观众佩戴的设备能释放掌心微颤与暖流,在“抚摸虚拟宠物”时感受到真实触感。荥经貊貊文旅集团、科幻世界、星空影视携手出品“科幻+文旅短剧”《寻找会说话的貊貊》。科幻世界总经办主任王璐表示,“这种‘在地科幻’的创作逻辑,让地方的山水不仅是背景,更成为故事本体的有机组成。”

借力国际盛会激发创作活力

助力科幻想象力转化为生产力,今年,成都将借力国际盛会提升文化影响力、传播力。以天问华语科幻大赛、银河奖、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未来科幻大师奖等奖项和中国成都(国际)科幻大会为契机,成都进一步激发网络文学、科幻文学等领域的创作活力,催生优质作品产出,优化文旅场景供给、生态供给、文化供给、服务供给。

“今年秋天,成都将再次以中国成都(国际)科幻大会、银河奖为锚,会聚全球顶尖创作者、产业精英和科幻迷,碰撞思想,积极引导科幻内容与文旅资源、商业场景、科技企业和体育赛事进行‘超时空连接’。”科幻世界相关负责人谈道。

融文化资源,塑特色IP,以科幻为媒,成都持续擦亮特色文旅名片。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泽登旺姆 本报资料图

--> 2025-07-08 泽登旺姆 1 1 成都日报 c151159.html 1 以融合之力 擦亮成都特色文旅名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