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5年07月10日

10小时奋战,让40度“老弯树”直了脊梁

近日,“2025年度成都市公立医院标杆党支部”殊荣授予简阳市人民医院外科第八党支部。荣誉的背后,是支部党员医护用专业与担当为护卫患者生命攻克的一场场手术硬仗。近日发生的一场10小时“生命保卫战”,就见证了他们以精湛医术为患者重塑“生命脊梁”的过程。

今年6月,37岁的付先生因严重脊柱侧弯走进该院骨科诊室。自17岁确诊后,他因家境贫寒延误治疗,如今脊柱后凸已达40度,形如“剃刀背”,还伴有脊髓空洞、颅底凹陷症,辗转多家医院均未能获治。面对这一堪称“脊柱外科珠穆朗玛峰”的手术难题,外科第八党支部火速召开“党员攻坚会”。支部书记黄光平掷地有声:“成立党员技术攻关小组,多学科会诊必须覆盖所有风险点!”

从影像科团队术前精准测量椎体数据,到麻醉科骨干设计“阶梯式麻醉方案”;从输血科备足2000ml“生命血库”,到重症监护室、康复科提前模拟术后12小时护理流程……支部18名党员带头,带动30余名医护人员投入“战前筹备”。医生贾叙锋更是多次请教博士导师冯大雄教授,与团队逐条推演:“脊髓像裹在圆石里的鸡蛋,我们要做的,是用最精准的‘雕刻’敲开石头,让鸡蛋毫发无损。”

手术当天,无影灯亮起的瞬间,党员医生领衔的手术团队便投入到专注精准的操作之中。纵行50厘米的切口、20枚螺钉的精准置入、Ponte截骨技术、撑开加压矫形等的复杂操作……10小时里,汗水浸透手术服,监测仪的滴答声与心跳同频。当最后一枚螺帽固定完毕,患者脊柱后凸角度从40度降至5度——这个数字,不仅是医学的胜利,更是“支部建在科室,责任扛在肩头”的最好印证。

术后第七天,付先生扶着助行器站在病房窗前,看着镜子里挺直的腰杆,红着眼眶对贾叙锋说:“没想到我这棵‘老弯树’还能直起来……谢谢你们,谢谢党培养的好医生!”

近年来,该支部坚持“党建+医疗”深度融合。连续8年,1000余人次党员深入阿坝、凉山等地区开展公益诊疗,惠及10万群众;连续5年为行动不便的患者上门服务。在社区“移动评定站”、山区带教现场,党员医护用精湛医术和暖心服务赢得了患者的赞誉:“这里的医生,不仅能治病,更暖人心。”

从高难度手术台到偏远义诊点,简阳市人民医院外科第八党支部以5年实践走出“党建强、业务精、服务优”的标杆之路,践行着“做患者脊梁,为医院高质量发展筑基”的庄严承诺。

李太辉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彭毅

--> 2025-07-10 彭毅 1 1 成都日报 c151292.html 1 10小时奋战,让40度“老弯树”直了脊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