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5年07月14日

文商旅体深度融合 塑造成都的“新增量”

□本报评论员

梳理过去一周成都的热词,“融合”二字引人注目。

7月11日,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成都市委关于推进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决定》。

强化职责使命、主动担当作为。对标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对于成都来说,城市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创新创造,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持续培育新的增长点;赓续天府文化基因,传承千年商都底蕴,彰显文化自信,皆需与时俱进;而幸福城市的闪亮标识,更离不开美好生活的温度和体感,衣食住行游购娱,都是群众感知的触角。

成都聚焦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擦亮“公园城市·幸福成都”品牌,正是当前形势下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促开放的重要举措。更加注重消费促进、百业融合、富民增收,契合中央和省委要求,符合发展趋势,顺应市民期待。

新产业、新场景、新供给、新消费……其间的密切关联,往往就是“增量”得以产生的要义。融合,强调的是深层次的价值重构与系统集成,它不是简单地相加,而是协同共享、相互赋能、集链成圈的资源整合、业态融合和场景聚合。

沿着“产业—场景—市场—体验”的发展逻辑,文商旅体融合,能够直接带动餐饮、住宿、交通、零售、娱乐等行业发展,其综合拉动效果可达到3—5倍,将显著激发更有效益的投资和更有潜力的消费,带来更有质感的生活。

纵观全国,从各个文旅主题剧场的座无虚席到音乐剧、演唱会的一票难求,从景区“看景”“入景”的沉浸式玩法到江苏、上海等地老年人的“百元一日聚”……各地融合了文化、购物、娱乐、社交和文化体验的新兴活动,叠加夜间经济、首店经济、银发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正在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目光转向成都,创新层出不穷。凤凰山体育公园探索“体育+餐饮+住宿”模式,让体育场馆从单一功能空间升级为多业态融合的消费枢纽;东郊记忆经过近年来的保护性开发,实现从工业厂区向文创园区的华丽转身;《哪吒2》的火热,让“吒儿”成为成都文旅的新名片,更带动周边产品热销……

当一部电影带来时代文化的共鸣、当一张票根串联起“食购游”的烟火气、当一次夜游交汇传统与现代……种种新场景,丰富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融”出新的消费体验。这种融合,不仅是产业的叠加,更是城市精神的升华。它让幸福成都有了更具象的体现,也让“诗与远方”与日常生活相得益彰。

融合,意味着城市高质量发展与人民美好生活交融。事实证明,秉持“投资于人”理念,把扩大有效消费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结合起来,紧跟个性化、品质化、多样化需求的趋势,不断丰富高品质生活供给,就能够持续释放消费潜力,为经济增长提供持久动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定使命担当,把握时代机遇,下足“深度”功夫,做好“融合”文章,以务实作风推动文商旅体融合不断走向纵深,为发展增动能,为民生增福祉,为全局增光彩——成都的“新增量”,因势而谋,必将乘势而上。

--> 2025-07-14 1 1 成都日报 c151405.html 1 文商旅体深度融合 塑造成都的“新增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