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中,受害人对于具体赔偿项目通常不清楚,示范文本将常见的12项赔偿项目作清晰列举,原告逐一填写即可,简便高效。”
最高人民法院会同司法部、全国律协发布的67类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将于7月14日起在全国法院全面推广使用。对当事人、律师来说,示范文本究竟有哪些好处?
最高法相关部门负责人13日就示范文本如何更加便利群众行使诉讼权利作了介绍。该负责人表示,示范文本总结当事人在同类纠纷中常见的诉讼请求及争议问题,有利于当事人准确、全面提出诉讼请求、陈述事实和理由,有效降低解纷成本。
2024年3月,最高法联合多部门印发通知,针对金融借款、民间借贷、劳动争议等11类常见多发的民事案件,制定表格化、要素式民事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示范文本试行一年多以来,广大律师、当事人通过实际使用,对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的积极作用有了深入了解,同时也对增强示范文本应用实效等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本次推广使用的示范文本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作了进一步完善:
增加可供选择的空白栏,方便当事人在起诉状、答辩状中陈述事情来龙去脉等;删除能够通过数据共享获得的栏目,进一步减轻当事人诉累;增加填写实例、填写说明、证据清单等内容,便于当事人理解、把握相关用语,准确表达诉求;增加“对纠纷解决方式的意愿”栏目,提供多元可选的纠纷解决方案;提升示范文本的易用性,如电子版填写时相关栏目可复制粘贴、可扩容,当事人填写更便利。
目前,最高法正在推进全国法院“一张网”建设,人民法院通过科技赋能,让示范文本便利当事人在线参与诉讼。
示范文本填写“掌上办”,便利当事人“线上”参与诉讼——
据介绍,人民法院将示范文本全部要素转化为结构化数据,嵌入“人民法院在线服务”,支持当事人及其代理律师直接在线填写制作要素式示范文本。对于案情复杂,涉及填写内容多、诉讼参与人多,需要调整示范文本表格大小、增加当事人数量的,可以一键快速调整。
优化辅助填写功能,信息“高效填”——
“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具备回填当事人基本信息能力,支持当事人存储个人常用材料、立案常用信息,在线立案时可将常用身份材料、委托手续、送达地址确认书、当事人信息、代理人信息等快速导入,方便“一次填写、多次复用”。
对接人民法院案例库,方便“精准推”——
目前,已实现当事人申请立案时可一键搜索人民法院案例库、多元解纷案例库入库案例,提供多元解纷指引。后续将实现填写要素式文本后,自动推送类似调解或者裁判案例,提升当事人应用体验感。
据悉,最高法下一步将持续优化示范文本内容,拓展示范文本应用的广度深度,提升应用辅导能力,强化监督指导,切实把示范文本这件便民实事办好,把促推案件提质增效这件好事办实。
新闻链接
到哪里获取示范文本?
最高法立案庭副庭长李盛烨表示,线下线上都可以便利获取这些示范文本。线下,在诉讼服务中心、综治中心等对外服务场所,提供示范文本表格及扫码下载服务,当事人扫码即得、即取即用。线上,在“人民法院在线服务”设置“示范文本下载专区”,实现示范文本“一键获取、随时使用”。
如何使用示范文本?
此次推出的示范文本,在“诉讼请求”“答辩事项”“事实和理由”项下统一增加可供选填的“空白栏”,除常见争点要素外,当事人可以在这里陈述事情来龙去脉。还增加填写实例、填写说明、证据清单等内容,增加“对纠纷解决方式的意愿”栏目。
最高法办公厅副主任董超表示,不知道如何表达诉求,就可以对照“填写实例”,里面有相关用语,便于准确理解和把握;“证据清单”根据实际情况提供相关证据的指引,一定认真看,是收集提交对应证据的参考。“对纠纷解决方式的意愿”建议当事人要填,对同意调解的,法院会及时转入先行调解程序,通过节省时间、节省诉费、更有利恢复亲情、友情、社会关系的方式解决纠纷,促推矛盾纠纷化解驶入“多车道”“快车道”。
综合新华社、中国之声(记者 冯家顺 罗沙 孙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