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5年07月14日

成都都市圈绿色食品产业跨市联动

以“舌尖招牌”串联2600亿元产业链

红油翻滚的成都火锅、醇厚绵长的德阳美酒、酸香扑鼻的眉山泡菜、清新多汁的资阳柠檬……记者近日从成都都市圈绿色食品产业建圈强链发展第19次恳谈会上获悉,围绕如何以美食为基激活2600亿元级产业潜能,成德眉资4市相关部门、企业代表齐聚,一场关乎都市圈绿色食品产业未来的协同布局正在这里酝酿。

以“总部+研发”为核心

撬动都市圈绿色食品产业协同势能

“东坡泡菜一年卖230亿元,但原料供应还能更稳;资阳柠檬全产业链缺精深加工,成都的技术正好能补上。”恳谈会上,4市企业代表的发言屡屡碰撞出合作火花。

绿色食品产业作为成都都市圈9条重点产业链之一,这些刻着城市印记的“舌尖招牌”,正从单打独斗走向“抱团闯市场”,2024年产值突破2600亿元。

“成都的实验室里,可能正诞生德阳白酒的新配方;眉山泡菜的出口标准,或许能用上成都的检测技术。”四川农业大学陈安均教授的话,点出了成都在都市圈中的独特定位。作为总部经济与研发高地,成都聚集了全省近半数的食品研发机构和头部企业总部。

德阳的粮油基地、眉山的泡菜集群、资阳的“稻虾共生”模式,与成都的研发、市场资源形成天然互补,却也面临着协同壁垒——标准不统一、物流成本高、同质化竞争等问题,成了4市共同的“成长烦恼”。对此,陈安均建议,成德眉资应建立多方协同发展沟通平台和磋商机制,共建产业生态圈、打造创新共同体、共创产业品牌。

完善产业链协同机制

助力跨市联动走向火热实践

在产业共建中,资阳雁江的安井食品早已尝到协同甜头,在都市圈内纳入5家配套企业,成都的原料、德阳的包装、眉山的辅料通过产业链紧密相连。企业自发的合作需求,让4市食品产业的黏性日益增强;德阳广汉则用“一盆火锅”搅动百亿元市场,150余家上下游企业组成的产业集群覆盖从食材到器皿的全链条。

散会时,成都经销商的笔记本上匆匆记下眉山泡菜企业的联系方式,德阳酒厂老板握着资阳柠檬种植户的手约定:“下周就去基地考察!” 这样的对话在会场频频响起,成都都市圈绿色食品产业的跨市联动正走向火热实践。

针对都市圈内绿色食品产业日益增长的协同发展需求,省同城化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建议,完善产业链协同机制,依托专项合作组与工作专班构建资源共享平台;强化协作配套,优化生产要素布局形成高效产业网络;培育“食品+文旅”“生鲜电商+冷链”等新业态,激活消费新场景。

具体到项目上,11个都市圈重点项目已排上日程:新津区中国川菜国际食品谷将打造全国川菜原料集散中心,眉山环球冷链食品产业园计划打通4市生鲜物流“闭环”,资阳(雁江)现代食品产业园则聚焦柠檬深加工……这些项目预计年度投资20.2亿元,将成为进一步串联4市绿色食品产业的“实体纽带”。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黄欢

--> 2025-07-14 黄欢 成都都市圈绿色食品产业跨市联动 1 1 成都日报 c151432.html 1 以“舌尖招牌”串联2600亿元产业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