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5年07月17日

北邮未来通信研究院(成都)揭牌

成都已与30余家高校院所建立合作关系

专场活动现场。

7月16日,“科创天府·智汇蓉城”未来产业科技成果对接及生态共创共建专场活动在成都举行。活动现场,北邮未来通信研究院(成都)揭牌,100项北京邮电大学科技成果清单集中发布。在活动成果展区,一批北京邮电大学和成都市重点企业科技成果及产品集结,多个前沿科技成果在蓉首秀首展。

活动同步举行“立园满园·锦才兴企”北京邮电大学成果项目投融资对接、“脑控智联·蓉创未来”脑机接口专场、“鸿联万物·蓉创未来”开源鸿蒙专场、“量启新元 蓉创未来”量子科技专场4场活动,加速前沿科技成果在蓉落地转化。

助力成都建设全国6G技术高地

北邮未来通信研究院(成都)由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电信四川公司、成都市科技局及锦江区四方共建,是“名校、名企、名城”合作模式的生动实践。未来5年,研究院将聚焦6G网络、人工智能、泛在通信、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攻坚关键核心技术,建成概念验证、科研演示等创新平台,推动智简网络、智慧交通等方向的成果转化,打造全球领先的通信技术研发高地、国内一流的概念验证平台、西部顶尖的成果转化中心和覆盖全川的科创人才高地。

北邮未来通信研究院(成都)院长尹长川表示,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极核城市,成都为北邮创新成果来蓉转化落地提供了丰富的创新资源与优势条件,“我们希望通过引入北邮在6G、AI、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打造国际一流的6G通信研发基地,助力成都建设全国6G技术高地,在未来3—5年,带动千亿规模产业的发展。”

同时,研究院计划与成都高校、企业等开展深度合作,“一方面,我们会与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以及相关研究院持续开展产学研合作。另一方面,与成都的脑机接口、智能网联企业开展技术合作攻关。此外,还计划在成都落地无边界大学项目,将优势教育资源辐射到更多区域。”尹长川说道。

一直以来,创新探索校院地协同创新发展模式,是成都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关键一环”。数据显示,成都已与30余家高校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其中与23家高校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域外知名高校在蓉建设新型研发机构19家。

多个前沿科技成果在蓉首秀首展

现场同步设置了未来产业科技成果展区,聚焦脑机接口、量子科技等领域,60余项来自北京邮电大学及成都市重点企业的科技成果、产品现场“摆展” ,多个前沿科技成果在蓉首秀首展。

博物馆展品上的纹样也能一键提取?北京邮电大学移动媒体与文化计算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首创文化计算大脑理论,同时打造出基于国产自主研发技术的文化资源互联互通互操作开发平台——“彣芯、彣链、彣脑”平台。

据实验室副主任周月介绍,平台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深度采集并处理博物馆展品(如纹样、颜色等)数据,实现信息提取、标注与二次创作,有助于提升文化资源大数据服务技术集成能力,赋能文化基因解码和活化利用。周月透露,相关技术已在苏州丝绸博物馆应用,目前正积极寻求在成都的合作机会。

能走能聊能打太极,四川智象启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象启元”)带来一款为交互服务打造的通用人形机器人——智元远征A2人形机器人。它身高169厘米,体重69公斤,拥有类人的科技感外观和自然交互的细节设计,具备多模态交互能力,可以用超拟人的音色与用户对话,实时生成仿人的自然动作,并能在复杂环境中自主导航避障行走,为展厅讲解、前台接待等交互服务场景提供应用。“智象启元是智元机器人在西部地区的业务总部。”智象启元董事长沈力介绍,“目前公司围绕青城合作片区开发园区及文旅场景应用,不断迭代优化具身智能产品。”

“北邮”成果将集中“搬家”落地成都

“打造AI定义存储技术”“人工智能穿戴戒指”……活动上,发布了北京邮电大学科技成果100项,现场路演项目约25项,集中签署合作项目30余项。这意味着,一批“北邮”项目集中签约落地成都,推动未来产业新赛道更多创新资源加速在蓉聚集和转化。

活动现场,成都科技创新投资集团与北京邮电大学签约,北京邮电大学团队研发的全球领先智能血压监测戒指项目拟落地成都,后续还将其总部整体迁至成都。

在成果展区,该智能戒指作为展品也进行了亮相。“产品成功突破了全球测血压领域的世界级难题。戴上戒指,就能精确测量心率、血氧、心率变异性、体温、睡眠情况等健康指标。”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老师赵学达介绍。

谈及选择成都作为产业化基地的原因,赵学达表示:“成都在电子信息产业领域具有显著优势,特别是在嵌入式系统开发和软件开发方面产业链完整,同时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这些都是项目落地的重要考量因素。”“签约后,我们将首先通过跨境电商渠道开拓欧美市场,同时在国内重点开发B端市场,包括医院和养老院等应用场景。后续,我们将在成都建立生产线,初步规划日产能达1000套,并将根据市场需求适时扩大产能规模。”赵学达说道。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黄雪松 黄欢 受访者供图

--> 2025-07-17 黄雪松 黄欢 成都已与30余家高校院所建立合作关系 1 1 成都日报 c151552.html 1 北邮未来通信研究院(成都)揭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