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5年07月17日

青城合作片区:科创赋能生态 协同创新绘就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鸟瞰天府软件园青城园区。

盛夏的青城山,绿意盎然,生机勃发。当目光从山间的苍翠转向山脚,青城合作片区内的勃勃生机丝毫不逊于此。

这片占地11.3平方公里的青城合作片区,是区域协同发展的生动注脚,这里汇聚了成都高新区产业创新优势、锦江区商贸服务优势和都江堰市的生态资源优势,不同区域的发展势能如齿轮般在此高效咬合、协同运转。

前不久召开的成都市县市新城高质量发展大会,为青城合作片区等8个市域结对CP所在县市“量身定制”了发展方案,这片承载着区域协同发展使命的热土,正以创新姿态书写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数字科技赋能

产业创新活力涌动

无需3D眼镜,动画形象、电影人物便能在眼前灵动跃动;借助“空中成像”技术,人与虚拟世界的沉浸式交互触手可及——这并非天马行空的幻想,而是天府软件园青城园区内,威凤文化科技(四川)有限公司打造的裸眼3D技术创新中心暨产学研基地的真实场景。

作为园区首个投用项目,它的落地不仅是数字技术应用的一次成功实践,更是片区在科创领域迈出的坚实一步。

“我们通过在青城山下打造辐射全国的裸眼3D内容生产中枢,推动数字视觉技术与文旅、影视、商业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威凤文化科技(四川)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陈越向记者介绍,公司除了深耕裸眼3D内容制作与生产为主的产业板块,还与成都东软学院等周边高校展开合作,通过裸眼3D技能培训与项目实训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培养数字技能人才。同时,联合企业、研发机构打通技术链,汇聚行业内容优势生态。

科技赋能的不仅是数字产业,更让文旅体验焕发新生。

去年6月,成都城市低空载人航线首次验证飞行在青城合作片区成功起降,“沃飞长空”的载人飞机让“空中看都江堰”从想象变为可能。今年“五一”假期,成都高都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成都高都公司)联合甘肃航投,推出低空文旅大餐,直升机低空游览项目让游客换个角度俯瞰古城风光,深度感受“三遗”魅力。

全新的旅游体验不仅丰富了当地的旅游产品供给,还提升了都江堰的旅游吸引力和竞争力。

“沃飞长空总部在成都高新区,未来应用的场景和试验基地将在都江堰。”成都高都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都江堰有“三遗之城”文化底蕴和一年3000万人次的旅游人口,未来游客乘坐“飞行汽车”看“四六分水”将作为一种新颖的旅游方式逐渐普及,不仅能增加来都江堰旅游的游客数量,还能够为都江堰旅游产品增添新的亮点和特色,形成更加丰富多样的旅游线路和体验。

区域协同发力

激活县域发展新动能

无论是“科幻场景”照进现实,还是“空中看都江堰”成为日常,市民解锁更多生活方式的背后,离不开青城合作片区平台运营公司——成都高都公司的精准招商与深耕培育。

“我们紧扣数字经济、文化旅游、医药健康三大主导产业,就是要因地制宜打造专业化特色化产业载体,让每个落地的企业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土壤。”成都高都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天府软件园青城园区便是其精心培育的“果实”,目前已注册落地企业33家。

这些企业在园区内相互协作、共同发展,形成了良好的产业生态,正体现了高新区与都江堰结对联动的生动实践。

“高新区与都江堰结对合作,不是单向输血。”成都高都公司相关负责人道出协同发展的真谛,成都高新区作为城市新区,经济体量大,产业配套完善,人才引聚能力突出,经济发展动能强。而都江堰作为县市新城,坐拥绿水青山,文旅、土地等资源丰富,产业发展的潜力空间大。“因此,双方结对合作重在增强都江堰的内生造血机能,从而实现1+1大于2的效果。”

这种“高新区输出动能、都江堰提供场景”的联动模式,不仅让合作从“物理结合”走向“化学反应”,更让两地的产业生态在互动中不断升级,为县域经济注入了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

如今,这片热土上的蓝图正加速变为现实:以“建设成为山水生态与智慧科技赋能的4.0版未来科创园”为目标的都江堰首个高品质专业化园区即将投运,医疗健康产业园、南桥坊项目加快推进……在创新与生态的双重赋能下,青城合作片区正以蓬勃的生机,书写着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也为区域协同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李柯雨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 2025-07-17 李柯雨 1 1 成都日报 c151580.html 1 青城合作片区:科创赋能生态 协同创新绘就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