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5年07月17日

构筑多元立体的文旅消费新生态

乘滑翔伞,俯瞰城市的建筑、车流和旷野夕阳成为可能。图据木星飞行

当无人机群掠过西安古城墙,以流光溢彩的编队表演点亮夜空;当深圳蛇口的游客在直升机上穿越城市天际线,俯瞰海湾全景——低空经济正以科技与浪漫交织的方式,打开文旅想象新空间,重塑文旅产业的未来图景。

随着低空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低空旅游正迎来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和黄金窗口期。广东工业大学数字经济与数据治理实验室研究员刘天舒指出,低空经济创新业态和丰富场景,精准契合消费者对个性化、沉浸式旅游体验的市场所需,逐步成为驱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我国对低空经济产业发展高度重视,《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等政策文件的出台为低空飞行安全与产业规范化发展提供了保障。根据相关数据统计,2024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达6702.5亿元,较2023年增长32.5%,产业规模快速扩张,在旅游观光、应急救援、农业监测和现代物流等领域加速落地。在文旅应用领域,低空观光、飞行体验等旅游业态快速兴起,成为拉动经济的新增长引擎。刘天舒认为,“目前,低空技术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不断衍生新的消费场景:从载人飞行观光解锁空中视野,到无人机编队互动演绎科技浪漫;从低空主题营地开辟特色消费情景,到极限运动项目激活感官体验……多元立体的文旅消费新生态逐渐确立。”她表示,在此过程中,空中飞行拓宽文旅活动场域,无人机即时配送系统实现“舌尖上的文旅”,低空交通航线网络重新定义时空可达性。

据业内估计,低空旅游市场潜在客户约4亿,产业经济规模有望在2030年突破2000亿元,呈现出可观的市场潜力。当前,我国多地纷纷发力,推动低空经济不断发展。刘天舒举例道:黑龙江打造串联知名景点的低空旅游带和低空旅游组团,支持开展飞行体验、航空跳伞等低空新兴消费业态,形成低空经济发展新增长点;杭州提出丰富低空文体旅消费业态,培育低空游览、摄影、研学、表演等业态,到2027年,将培育低空旅游精品航线4条以上;海南明确到2026年建成通用机场9个、低空飞行器起降场超过500个,划设低空航线数量超300条,重点拓展建设8个低空应用场景,为低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刘天舒认为,这些规划和实践,都为发展低空经济提供了好的范本。

从空中游览、动力滑翔伞到景区无人机配送、无人机表演,从CityWalk升级到CityFly,低空旅游正在从概念走向现实,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飞行成本的降低和飞行体验的改善,低空旅游有望加速成为大众化活动项目。行业发展如火如荼之际,如何助力低空旅游“飞得更好”?可以看到,目前低空产业尚处于萌芽阶段,从飞行器到基础设施再到运营的整个链条,正在从无到有进行建立。此外,低空旅游知名度尚未完全打开,行业的发展还需要强大的示范效应。对此,需进一步完善空域管理,加大长期资本的支持,同时,还需要优秀的运营商和飞行器制造商一起,向消费者做好知识普及,展现空中飞行的魅力。

当然,创新业态的快速推进也伴随着一定的不确定性。“这就离不开创新治理模式,建立多方协同治理机制,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各方的作用,形成社会治理的合力,为‘低空+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保驾护航。”刘天舒指出,在有限的空域资源中实现多种低空经济活动的有序运行十分重要。通过建立健全安全应急机制,可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有利于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此外,还可以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对低空飞行活动的实时监测和智能预警,提高监管的效率和准确性。

--> 2025-07-17 1 1 成都日报 c151590.html 1 构筑多元立体的文旅消费新生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