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5年07月21日

装上“绿色充电宝” 低谷电价储存电力 用电尖峰放电生产

既为企业省钱 又帮电网减负

国网大邑县供电公司营销工作人员在光伏项目现场为企业提供能效综合服务。

“药用包装材料的生产对电力稳定有一定要求,所以我们选择了光伏储能项目。现在我们就像有了一个‘充电宝’,能自给自足满负荷生产2小时。”都江堰市四川中金医药包装公司负责人徐思杰说。

7月20日,四川盆地正式“入伏”,成都市也将迎来新一轮高温天气。烈日下,工业园区内厂房顶的太阳能板忙着把阳光“转”为电能,车间角落的储能柜则静静“存”起多余电力。分布式光伏与新型储能正在悄然成为电网保供的“生力军”,既在高温大负荷时帮电网“减负”,也让企业的用电账单一点点“变薄”。

“光储”同频上线

电力“精算师”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分布式光伏+客户侧储能”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既是保障电网稳定的“缓冲器”,也是企业降本增效的“助推器”。在成都新津,成都方鑫冷轧薄板有限公司建设了一座5000千瓦/10000千瓦时装机规模的用户侧储能电站。国网成都市新津供电公司在项目前期主动为成都方鑫提供了“提质增效电力精算师”服务,通过分析厂区负荷曲线、生产特性、电价政策,为其量身定制的储能建设方案,实现年峰谷电价差收益约50万元。

“不愧是‘精算师’,算得很精准,昨晚我们以0.21元/度的低谷电价储存了1万度电。今天,在电价0.89元/度的用电尖峰放电生产。这样‘一充一放’,保证了正常生产,还节约了用电成本。”成都方鑫冷轧薄板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建成介绍。

在大邑县,四川远星橡胶有限责任公司35千伏光伏发电项目于近日并网发电,该项目用企业二期4个车间厂房屋顶,安装了24166块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预计年均发电量1019.8万千瓦时,自发自用比例高达95%,是大邑县第一大、成都市第二大光伏发电项目。

“光伏板覆盖的不仅是厂房,更是企业的未来。”企业电气负责人冯秀初算了一笔账:该光伏项目建成后,预计未来25年的总发电量约为2.55亿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25.4万吨;而国网大邑县供电公司创新的“并网+能效”综合服务,更帮助企业综合用能成本下降12%。

服务保障“快接快并”

1500家大型企业将采用光伏增效

目前,成都市全域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突破100万千瓦,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分布式光伏+客户侧储能”建设模式。据统计,今年成都全域光伏发电设备在成都电网午高峰期间顶峰能力突破40万千瓦,较2024年同比提升157%。预计在2026年,成都市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整体突破130万千瓦,届时预计将有1500家大型企业采用光伏为企业减负。

据国网成都供电公司介绍,成都市全域客户侧储能项目从2022年的0.02万千瓦装机容量实现“零突破”到目前的11.4万千瓦,呈现产业规模化爆发式发展,“现有客户侧储能容量相当于可为环球中心持续供电32.6个小时。”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保障持续增长的项目投运需求,国网成都供电公司经济技术研究所组建了专业技术小组,负责对接项目业主,现场勘查、量身定制最优接入系统方案,“我们会帮助客户优化投资与运行模式,从审批到投运实现内部流转并联提速。经过方案优化,可以平均缩短接入时限17%,确保项目‘快接快并’。”技术人员说。

目前,成都已建成分布式光伏4393个、用户侧储能168个、电网侧储能3个。预计到2030年,成都将建成新型电力系统基本形态,具备5%以上的尖峰负荷响应能力,进一步升级电网承载力。

李雨轩 牟艳姝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杨甦

国网成都供电公司供图

--> 2025-07-21 杨甦 装上“绿色充电宝” 低谷电价储存电力 用电尖峰放电生产 1 1 成都日报 c151710.html 1 既为企业省钱 又帮电网减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