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是我国重要的航空航天、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无线电频谱管理、射频器组件设计制造产业居全国第一梯队。其中,武侯区微波射频产业集群入选工信部首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是全国唯一以微波射频作为主导产业的特色产业集群,去年产值跨越百亿级台阶。
近日,记者走进微波射频产业集群核心区——西部智谷微波射频产业园,通过对话园区运营方、园区企业等,探访武侯区发展都市工业、建设微波射频产业集群的关键密码,揭秘微波射频企业如何串珠成链、集链成群,实现“特色立园、企业满园”。
一张订单 跟了十年的研发
西部智谷微波射频产业园集中在西部智谷D区。园区内集聚着数百家微波射频企业,成都天创微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创微波)便是其中之一。
天创微波创立于2010年,西部智谷同年启动开发运营,企业2012年入驻。公司走廊的外墙上,有企业团建的照片,亦有当前生产和研发的进度清单。企业的主营业务,是高性能射频/微波模块、组件、分机,及通讯导航产品的研制、生产、销售和服务,常常与下游整机企业协同开展技术研发,以此赢得市场订单。
“从产品预研到批量生产,有时候要8年到10年。”天创微波财务负责人巫雅婷用一组数据,解读着企业的科技含量:90余名员工中,1/3以上都是研发人员。
“现在有几款批量生产产品,就花了10年。”巫雅婷带记者走进生产区域,工作人员忙碌地生产、调试各种功能的射频及微波模块,忙碌的产线背后是企业产品订单持续增加,从这里交付出去的产品,应用于信号收发、电子对抗等领域。
“我们楼下就是客户。”巫雅婷说。像这种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的场景,在园区还有很多。
一栋楼 装下一条产业链
“一栋楼就是一条产业链,与其他企业之间的技术沟通交流非常便捷,相互就近实现配套,大大提升了订单交付的速度和效率。”华日通讯董事会秘书黄扬钧很有感触,“园区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支持,让我们安心生产。”
此前,园区运营方帮助华日通讯建设了华日通讯产业园。产业园以华日通讯为链主,通过“链主聚链属”,招引无线电监测领域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打造无线电频谱管理特色产业园,已经吸引聚集微波通讯及相关企业30余家,入驻率达到98%。
围绕特色产业发展大力打造特色园区和专业楼宇,正是武侯区发展都市工业、推进“工业上楼”的重要举措。其规划建设的微波射频科学城今年3月正式亮相,将打造产业服务、技术创新、中试孵化等六大功能中心,重点布局射频芯片、毫米波雷达、卫星通信等前沿领域。
“目前,园区已建成微波射频专业楼宇27栋,平均入驻率达90%以上。在建微波射频专业楼宇10栋,今年将新增约62万平方米的高品质产业载体。”武侯高新公司相关负责人说道,这些拔地而起的新载体,“装”满了微波射频领域企业,助推园区形成了涵盖射频前端、雷达通信、低空安防等细分领域的全产业链布局,在6G通信、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领域释放强劲动能。
一个集群 迈上百亿级台阶
2022年以来,武侯区大力推动都市工业发展,锚定微波射频产业新赛道,逐步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链,呈现出以射频前端、雷达通信为主体,无线电频谱管理、射频软件测试服务为特色,微波半导体元器件生产相配套的产业发展态势。微波射频产业规模年均增长16%,2024年迈上百亿级台阶。
根据“微波射频产业集群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武侯区正重点围绕射频前端、新型智能终端、卫星互联网低空智能网发力,推动技术攻关与场景应用双向突破。力争2027年,形成300亿元产业集群,基本建成全国知名的微波射频产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区。
“武侯区将强化政策和人才支撑,放在了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位置。”武侯高新公司相关负责人梳理道,今年初,武侯区出台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80条”,其中涉及微波射频产业集群的有20余条,涵盖科技创新、产品研发、金融赋能、园区运营等,单项政策扶持最高可达1亿元,园区也深入推进“园区事园区办”,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唐小未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