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
在武侯祠,“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古训穿越千年时空,与新时代党员干部的廉洁追求形成精神共振;在天府家风馆的展陈中,杨升庵《四足歌》的墨迹与当代家庭助廉倡议书交相辉映,勾勒出家风建设的历史纵深与时代新篇。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载体,廉洁家风建设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价值内核上深度契合,在实践路径上同频共振。
价值同构
从“关键少数”到“绝大多数”的作风淬炼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徙木立信”的政治勇气开启作风建设新篇章,其核心要义在于通过刚性约束破除特权思想、根治“四风”顽疾。而廉洁家风建设则从家庭单元切入,将纪律要求转化为情感认同,将制度约束升华为文化自觉。两者共同指向一个根本目标:以优良党风政风引领社风民风,厚植党的执政根基。
从历史维度看,中国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逻辑,为家风建设与作风建设的融合提供了深厚土壤。这种“家国同构”的治理智慧,在新时代被赋予新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将家风建设提升到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高度。
从现实维度看,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中,“家族式腐败”“裙带关系”等问题频发,暴露出家风失守对政治生态的严重破坏。这警示我们:家风建设若不抓紧抓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堤坝就可能从“后院”被突破。成都近年来开展的“廉洁家访”活动,通过与干部家属签订助廉承诺书、建立家访档案,将监督触角延伸至“八小时之外”,正是对这一问题的精准回应。
实践同频
从“文化浸润”到“制度护航”的系统构建
成都作为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以天府家风馆为核心,构建起“基地集群+文化IP+制度创新”的家风建设体系,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提供了生动样本。
一是阵地建设,打造可触可感的廉洁磁场。在天府家风馆,“先贤家风”“红色家风”“当代家教”“时代新家”四大展区的有机串联,勾勒出了“成风继世,川流不息”的家风胜景;在龙泉驿西部客家博物馆,客家先民“耕读传家”的祖训与新时代廉洁要求相互印证,形成独特的文化标识……这些阵地不仅是文化展示空间,更是党员干部接受警示教育、强化纪律意识的“必修课”课堂。
二是文化创新,激活传统基因的时代价值。成都充分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将廉洁元素融入戏剧、楹联、非遗等艺术形式。大型历史话剧《苍生为念》通过再现清代廉吏丁宝桢任四川总督期间改革盐政、整饬吏治、修理都江堰水利工程等造福桑梓的艰辛历程,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同时,成都还创新推出“家风邮局”“邮票里的家与国”等互动体验项目,将廉洁教育从“单向灌输”变为“双向共鸣”,使抽象的纪律要求转化为可触摸、可参与的文化体验。
三是制度创新,构建闭环管理的监督体系。成都将家风建设纳入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建立“组织+家庭”双监督机制。在干部选拔任用中,推行“政治家访”制度;在日常监督中,建立“家风不正”问题线索移送机制。此外,成都还探索建立“家风银行”积分制度,将家庭廉洁行为转化为可量化的积分,用于兑换社区服务资源,形成“以廉换廉”的正向激励。
路径同趋
从“被动约束”到“主动践行”的生态重塑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既要靠刚性约束,更要靠文化滋养。成都通过构建“教育倡廉、制度保廉、家庭助廉”的立体网络,推动廉洁家风从“软要求”变为“硬约束”,从“他律”走向“自律”。
一是教育倡廉,筑牢思想防线的根基。将家风教育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开设“廉洁齐家”专题课程,通过案例剖析、情景模拟等方式,引导干部算清“政治账”“家庭账”“自由账”。2025年开展的“清风廉语 成工润心”职工廉洁文化主题活动,通过“春·联家风家训共传承”“夏·莲守正者清风在握”“秋·廉家国情怀铸担当”“冬·炼砥砺奋进新征程”4个篇章,将廉洁理念融入艺术展演,吸引300余名职工参与互动体验。同时,成都以“濯锦”廉洁文化品牌为牵引,注重发挥融媒体传播优势,制作《一念之差》《廉蕴清风游雄州》《“蓉纪串串香”系列情景剧》等廉洁文化产品,以海报、动漫、短视频等形式实现廉洁教育“指尖触达”。
二是制度保廉,扎紧权力运行的笼子。将家风建设与权力监督深度融合,制定《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工作措施》,将家风建设作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重要内容,严格执行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加大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监督力度,积极探索家风建设专题报告、夫妻双方廉洁承诺。此外,成都还将廉洁家庭创建纳入文明社区、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等创建测评内容,形成家风建设成果的有效运用。
三是家庭助廉,激活细胞单元的动能。家庭是拒腐防变的第一道防线。通过开展廉洁家庭建设行动引导家庭成员共筑“廉洁防线”。在锦江区,《菱窠故事:疏淡养心传厚德 坚定立骨树家风》VR·vlog被广泛传播,沙画《一钱太守著家声》深受小朋友喜爱,《百家堂藏品中的家风故事》读物在全区党员干部中引发热烈反响。在双流区,通过坝坝会、百姓故事讲堂、家风楹联进水寨等多种形式,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和人民群众见贤思齐、新风传家。在蒲江县,以四川省家庭教育示范基地仙阁书院为主阵地,把“清廉家风”主题文化延伸至每个廉洁文化阵地,着力推进清廉家庭建设,筑牢家庭廉洁防线。在新津区,创新“清风家访”机制,通过“访前精筹划、访中细交流、访后实发力”,将监督与关怀送到干部家中,推动家属从“旁观者”变为“监督者”等。
从武侯祠的古训到天府家风馆的新篇,从中央八项规定的刚性约束到廉洁家风的柔性浸润,成都正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纪律要求转化为文化自觉,将制度约束升华为情感认同。这种“刚柔并济”的治理智慧,不仅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提供了实践范本,更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书写着家风建设与作风建设同频共振的崭新篇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中,唯有以廉洁家风涵养清风正气,以优良作风凝聚党心民心,方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作者单位:中共成都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