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5年07月29日

双流:以门户枢纽赋能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

在成都双流,成都国际空港商务区的上空繁忙而有序。 刘伟 摄

成都双流广都博物馆颇受国风爱好者喜爱。 空港文旅集团供图

最近,成都文博圈有一件令人振奋的大事:国宝级文物司母戊鼎,将与安阳博物馆上百件文物一道,“空降”成都双流,亮相广都博物馆。

青铜界“顶流”司母戊鼎首次入川,让本就“火“出圈的广都博物馆再次刷屏社交媒体,网友纷纷留言“一整个期待住了”“强势围观”“广都博物馆会‘整活’,去过多次了,走,N刷”“在广都,一眼千年”……

一场跨越三千年的史诗级约会,一场跋涉三千里路的文明之旅,这场中原文化与巴蜀文化的首次对话,实力圈粉。

事实上,文化旅游业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也是双流向空港枢纽取势借力,推动以港营城、流量转化的潜力所在。在深化“文旅+百业”“百业+文旅”之路上,双流锚定“千年广都 活力空港”,开启了做强门户枢纽功能、促进港城联动发展的创新实践,以门户枢纽赋能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天府文化体验地和空港活力消费圈,凝心聚力打造“智造航空港 幸福公园城”。

“跟着文博去旅行”热力释放

广都博物馆从出圈到“顶流”

7月25日,从成都市区驱车半小时,来到双流牧马川片区,眼前一座汉唐风格的古风博物馆坐落于花海梯田之间。空中,一架架飞机呼啸而过,尽显古今融合之美。

正值暑期,博物馆内,上百人的研学队伍在“点赞俑”前驻足,几名少年正在模仿展品形态拍照留念。

这里是广都博物馆,也是几天后将迎来“殷墟瑰宝”的成都新晋文博打卡地。

从精美的青铜到神秘的甲骨,上百件文物从古老的殷商“穿越”而来,8月5日空降“广都”。“这是司母戊鼎(上世纪70年代在原鼎上1∶1翻模复制)首次入川,殷商文明的厚重与古蜀文明的浪漫,会在这里碰撞出特别的火花。”安阳博物馆馆长李晶的话道出了展览的深层意义。

“该展是广都博物馆对开馆以来52万人次造访者的又一次献礼。正值暑期文博旺季,相信展览将带来更多人气,带动文旅+消费‘流量’转化。”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双流古蜀文化重要历史脉络的展示窗口和城市文化名片,该馆文物涵盖石器、玉器、陶器、青铜器、瓷器、骨角器等7类,时间跨度近十万年。自去年1月开放以来,累计接待游客52万人次,今年接待游客17.7万人次。

事实上,广都博物馆去年开馆即成顶流。这里紧邻双流国际机场,除承接成都“微度假”客群周末游需求外,也具备将机场旅客流量转化为文旅人气的潜力。唐砖汉瓦间的汉服穿搭、飞机掠过的绝美瞬间,与“瞿上田园”的梯田风光同框,带来的视觉冲击和“生活美学”,在社交平台成为爆点,带来了巨大的人气。仅油菜花季,高峰期日均接待游客量就突破3万人次。

“全域文旅”火力全开

打造高质量发展动力引擎

如何接住“泼天流量”,让流量变“留量”?连点成线、串珠成链,带动“文旅+百业”融合发展是双流给出的答案。

“我们正在以广都博物馆所在地瞿上田园为核心起步区,挖掘塑造‘牧马川’特色文旅IP,全力打造6平方公里的牧马川片区,立足都市近郊乡村旅游目的地,走好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之路。”片区所在地黄水镇相关负责人透露,眼下,该片区已全面启动建设,通过天保大道向西串联九倒拐、臻爱田园、时光原野农业园区,向东联通空港花田、八角水寨、板桥美食街,同时辐射带动白塔、桂花、云华、应天寺、花龙5个村(社区)连片发展,串珠成链、点线成面推动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

离城市不远、离自然很近。以瞿上田园为例,这里是古蜀农耕文明传说中第一代蜀王蚕丛建立的都城“瞿上城”所在地。结合在地古蜀农耕文化,空港科创集团打造了营地、汉服体验馆、咖啡、文创店等新业态,并与社区集体合作盘活闲置宅基地房屋,打造二荆条文化特色餐饮空间,引育瞿芗茗院等10余个消费新场景,带动居民致富增收,在展现千年古蜀农耕文脉的同时,通过“文物展示+文化创意+农业体验+亲子研学”凸显双流独有的文化底蕴、田园风貌和民俗风情,创新“空港公园城市乡村表达”,创造独属于双流的文旅流量密码。

眼下,片区内,除瞿上田园外,还分布着旅游综合体空港花田、千年古寺应天寺,邻近70余家特色美食扎堆的胜利老街、瞿上新村,周边还有集60余家人气餐饮店于一体的板桥美食街、全国文明村花龙村,以及近100个已呈现、正在打造和下一步计划打造的以禅茶、民宿、研学、餐饮等为主的精品院落。

为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进行创造性转化,双流区建立“牧马川”片区党建联席会议机制,将16个区级部门、4家国有公司和5个村(社区)纳入党建结对共建,从交通路网、基础配套、风貌提升、农田景观、消费场景五大方面发力,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场景共生、流量共享”为导向,构建多点支撑、多业共生、多元融合,通过资源整合、功能互补和模式创新提升“牧马川”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构建“田园+”立体农商文旅体生态圈。

一头通往世界,一头连着生活。在双流,“牧马川”的兴盛只是“全域旅游”“文旅+百业”“百业+文旅”的生动注脚。如星火般散落在“瞿上城”的文旅因子,正在聚合成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

门户枢纽活力满满

构筑空港之城文旅体消费引力场

前不久,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中国夏日消暑图景”,视频中,双流黄龙溪欢乐田园分外抢镜,“在波光粼粼的水上乐园,坐在树荫下打麻将、脚泡清凉溪水”的画面,松弛感溢出屏幕,将成都文旅消费新场景、新玩法推至世界舞台。

事实上,在黄龙溪古镇,“龙溪水战”夏日戏水季,每年6月至8月稳定引流超200万人次,人均消费提升5-6倍;在彭镇老街,依托百年老茶馆,“茶话弄”笑剧场、非遗体验等业态,将单日游客峰值推至3万人次,带动商铺租金同比增长40%;ITF青少年年终总决赛拉动周边餐饮、住宿、购物等关联消费3000万元。

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提出,要建设城市消费地标,提升特色街区和新兴街区消费吸引力,推动特色文体地标向复合型消费地标转型,打造更多“蜀都味、中国潮、国际范”的消费活力区。双流作为中西部航空枢纽核心区域,门户功能持续增强。今年上半年,旅客吞吐量达1608.2万人次,同比增长2.6%。

依托源源不断的客流,在双流,“航空+文旅”融合发展恰逢其时。在与机场仅“一网之隔”的空港花田,五湖四海的游客置身花海,按动快门拍下飞机起降的瞬间;在国内最大的民用飞机总装基地中国商飞总装制造中心,大飞机研学基地对外开放,可以俯瞰C919大飞机从部件拼接至整机成形的全过程;在新投用的环港生态带,大型餐饮、房车营地等吃住行游购娱的去处星罗棋布,这里正在实现“空中走廊”与“城市客厅”的无缝衔接,旅客入川来蓉第一站就此开启;不仅如此,从空港中央公园到怡心湖公园,公园如城市绿肺镶嵌于这座空港之城,吸引无数市民游客前来“微度假”……

以门户枢纽赋能为抓手,一场加快建设天府文化体验地和空港活力消费圈的主动仗全面打响。

动感单车、力量沙袋、户外瑜伽……成都时代奥特莱斯借力“体育+文旅+消费”模式,打造极具“双流特色”的城市消费引力场。“五一”期间,“‘迎世运・过五一’乐购双流消费季”上,假期消费迎来井喷,日均客流约5万人次。值得一提的是,境外游客购物后可享受离境退税服务,提升了国际化消费体验,1—6月接待处理约400笔离境退税业务,总金额120多万元,退税销售额同比增长100%。成都世运会期间,将有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来蓉参赛,各类参赛人员预估上万人,这里在积极争取离境退税“即买即退”,让境外游客享“购物在双流,退税无忧”便利。

成都时代奥特莱斯只是双流区文旅+消费热潮的缩影。文商旅体融合的关键在于让消费场景更有吸引力。在双流,除退税政策外,紧锣密鼓推出的夜间经济、首店经济等举措,令消费潜能进一步释放。今年上半年,举办促销费活动和各类展会81场,拉动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超80亿元,以消费“暖起来”带动消费“热起来”。卢佳丽/文

--> 2025-07-29 卢佳丽 1 1 成都日报 c152045.html 1 双流:以门户枢纽赋能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