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吴雅婷) 7月28日,在东郊记忆园区焕新4周年之际,“时光齿轮·记忆永续”展览启幕。据了解,该展览以“齿轮”为核心意象,寓意着历史传承与未来发展的紧密衔接,通过系统梳理珍贵史料、生动呈现发展历程、精心设计互动体验,全方位展示东郊记忆的蝶变之路。
该展览通过旧时光区、焕新历程区、当下活力区和未来展望区四大主题展区构建时空对话,不仅展示了多张东郊记忆的珍贵老照片,还通过展示园区代表性景点的新旧对比图,立体呈现“国潮力、原创力、青年力”交织的园区生态。
记者在现场看到,有多位社区居民以及曾在原成都国营红光电子管厂拼搏奋斗过的工人静静地看着展览。东郊记忆物业中心设施设备运维部维修主管白生明是一名老“东郊人”。从红光厂到东郊记忆,白生明在这片区域工作了近40年。“我现在仍然在负责园区的维修工作,但和以前不同的是,随着园区的业态越来越丰富、商铺越来越多,除了维修,我现在还要负责给排水、消防等多方面的工作,可以说这些年来我和园区一起成长。”
展览现场,附近居民杨彦彦与两位朋友通过互动设备制作一张独一无二的“60年前的报纸”,这张报纸上不仅有她们三人的合照,也有一些红光厂的元素。“我是甘肃天水人,我在这边已经住了近7年。”杨彦彦告诉记者如今的东郊记忆既潮流时尚,又充满着烟火气,她不仅常和家人来购物看剧,当有外地朋友到访时,她也会带朋友到东郊记忆逛一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