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5年07月31日

运动消费 为向上的生命力

轻便的背包船乘风破浪。人在其间,感受到自然壮美。 图据MRS玩家

金秋十月将开跑的2025成马,吸引海内外28万+跑友报名,国内外地选手占比超过65%。图为2024成马。 图据成马官方公众号

6月29日,在此起彼伏的加油呐喊声中,佟燕冲过了2025中国·成都天府绿道国际自行车赛的终点,并冲进了大众骑行女子组别前20。“暴雨让我至少打了十次退堂鼓,还好有小伙伴们一路带飞,也是完成第一个公路自行车小目标了。”佟燕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宣推,一年前开始“入圈”公路车骑行,网上购物车里装满头盔、手套、护膝、码表以及专业运动服等各类骑行装备。她认为,为运动爱好的一切支出“都是超值的自我投资”。

随着健康生活理念的深入人心,健身成为大众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方式,生活再忙碌也要“随时运动一下”:周末通过户外运动实现健康快充;从夜跑到骑行,再到背包船、桨板等夏天火热的水上运动,每年都有运动潮流、运动生活方式持续上新。而且,像佟燕一样,很多青年人的运动消费并非简单地“花点钱锻炼身体”,而是将这一类消费当作“为健康账户持续充值”的必选项。8月7日至17日,第十二届世界运动会将在成都举行,当夏,到成都街头走一走,世运氛围拉满,越来越多的市民以更具活力的姿态享受运动、拥抱生活。

不只“花点钱锻炼身体”

成都的夏天总让人控制不了那玩水的心!打开背包将背包船充气、穿上救生衣、安装船桨、检查装备完好性……银行职员小嘉一到周末就开始找地方去玩背包船,她还加入了背包船社群。“我玩的背包船是皮划艇里一个非常小众的分类,简单来说,它比普通的充气皮划艇材质更轻,强度更高,可以打包到足够小放进背包里携带,等到达水域时再拿出来。这项运动最早兴起于美国阿拉斯加。”避开人潮,听山风穿林、看巨石叠翠,把自己扔进这方山水——划桨时惊起的水花都是自由的形状,运动已经成为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背包船、桨板瑜伽这些过去看似“小众”的水上运动,早已成了年轻人追捧的热门。这些既锻炼心肺又能塑形,带有一定门槛但足够酷的运动,在一批批年轻人的心中扎下了根。在社交平台,今年关于背包船、桨板的搜索量、发布量暴增两倍以上;全国的水上运动俱乐部在近3年里新增5900余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运动健康理念深入人心,人们参与体育运动和进行运动消费的意愿不断增强。

据国家体育总局经济司发布的《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发展报告(2023—2024)》,我国冲浪、桨板项目消费人群超过100万,整体消费规模超过10亿元。不过,年轻人的运动消费并非简单地“花点钱锻炼身体”。小嘉列出了几年来她在户外运动上的投入清单:光是背包船就换了三四艘;为了更好采集运动数据、记录运动场景,她购置了配置较高的运动手表、运动相机……

清华大学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雪莉分析,大众运动消费的需求更加多样化和精细化,这对体育产业和相关行业的生产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大众尤其是青年群体的消费热情和活力正在与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形成良性循环,“青年群体有朝气、有活力,是最擅长创造运动消费场景、最能够发现运动消费热点、最容易引领运动消费潮流的人群。”

近年来,多地多部门积极作为,推动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打造全民健身新载体,让体育运动融入大众生活。前不久举行的2025年全国群众体育工作会议发布数据:截至2024年底,全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0平方米。单以成都水上运动为例,从专业赛事的激情澎湃到大众体验的轻松惬意,成都多个区域串联起水上运动矩阵:菁蓉湖的动力冲浪板呼啸而过,桨板瑜伽则在碧波中演绎“水上芭蕾”;鲁家滩的帆船迎风破浪,亲子水上闯关笑声不断……8月,世运会皮划艇马拉松、龙舟等水上比赛项目将在兴隆湖举办,观众将在世运会的浪花激荡中,生动感受“运动无限 气象万千”的生态魅力。

“一些主要城市,人均的体育消费支出每年大概在3000元。”王雪莉指出,体育消费是体验型消费,包含非常多实物性消费的内容,“不管你玩哪一个运动,你要配装备。一旦学会黏性很强,装备要升级、观赏要升级。从供给侧的角度来说,我相信未来能看到更多类型的体育运动和赛事,打造出更加日常的消费场景。”

当运动成为社交货币

曾经,人们常常用“速度”“时长”“距离”等指标来衡量自身在运动中表现的好坏;如今,年轻人更愿意用在运动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来定义自己是否有所收获。比如年轻人为什么爱玩水上运动?“社交属性让它带有独特的魅力。”皮划艇世界冠军许亚萍说。2014年,许亚萍在浙大开出了全国大学中的第一堂皮划艇课,水上运动正式以授课的形式进入中国校园。浙大之后,水上运动先后进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近百所大学,成为体育选修课。“水上运动更需要好奇心和勇气去尝试,能聚集起价值观和审美相近的人。”许亚萍说,这样的体验感让一起活动的青年男女更容易打开心扉。

一份针对大学生运动社交话题开展的问卷调查显示,七成以上的受访大学生表示会在运动中结交朋友,拓展朋友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研究员王智慧长期关注运动社会学领域的研究,在他看来,运动成为青年社交的重要方式,正是其在参与、观赏和教育价值方面的体现。“很多新兴运动与时尚流行文化相互融合,在朋辈因素带动下,更加符合当代青年的社会需求。”比如年轻人通过运动组局交友、夜间组局成为运动新潮流。城市夜跑、城市骑行、兄弟篮球局和星光露营等成为热门活动。

“参与运动的过程本身也是社会化的过程,在运动中承担着什么样的角色,如何处理与他人的关系,都是在运动社交中必须历练的部分。”王智慧表示。对喜爱羽毛球运动的小学教师刘可来说,把陌生人变为球友从不是什么难事。“因为羽毛球这个共同‘语言’,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大家展现的是自己的技术和团队合作精神,而不是个人身份。”他还记得,在一次“约球”中,他认识了一位资深HR,“那段时间恰好在工作中遇到难题,就会去请教他。”刘可认为,这是在球场外难以遇到的缘分和机会,让双方原本平行的生活轨迹有了交点,“这些都是千金难买的宝贵体验!”

运动为年轻人构建起一个个舒适的社交场景,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情感体验,满足了其在社交互动中的多重需求。“这是一种对新式社交方式的探索。不过,如果完全追求社交价值,运动本身所具有的快乐可能也没有享受到。”王智慧表示,“二者应保持良性平衡。”

从健身房到赛场,从功能性消费到为精神愉悦投资,运动消费的每一次选择,都可能是对理想生活的探问。当清风徐来,水清如镜,小嘉和背包船轻轻划过,留下一串涟漪,仿佛整个世界都慢了下来;当大雨如注,佟燕终于抵达终点,嘴角不由扬起一抹微笑——她知道,运动带给她的不仅是体能的突破,更是蓬勃的养分,在运动上进行的投资,终将会成为向上的生命力回馈给自己。

--> 2025-07-31 勇舰 1 1 成都日报 c152159.html 1 运动消费 为向上的生命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