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5年08月01日

补齐暑期防溺水的短板

□刘金陈

日前,《中国新闻周刊》微信公众号刊文关注暑期中小学生溺亡现象。报道称,溺水是我国1至14岁儿童伤害致死的头号杀手,且将近70%的溺水意外发生在乡村。一个溺亡孩子的身后就有一个悲痛欲绝的家庭,这组触目惊心的数据,再次凸显“暑期防溺水”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酷热难耐的暑期,亲水、戏水是中小学生最喜欢的消暑方式之一。然而,中小学生处在充满好奇心与探索欲的年纪,对陌生水域的危险程度认识不足也难以判断,极易冒险或冲动下水,进而酿成悲剧。

近年来,教育部及各地各部门通过多措并举、堵疏结合,持续织牢织密溺水防护网,也取得了一定成效,2023年中小学生溺水死亡人数同比下降26%,2024年同比下降9%。

但客观而言,防溺水依然还面临着某些困境。比如,在溺水事故更为高发的乡村地区,场地、资金、师资等方面都有可能成为游泳教育的掣肘。同时,相较于城市里丰富的亲水场地与游乐设施,乡村孩子少有安全玩水的去处;一些孩子父母外出务工,自己留守在家,爷爷奶奶疏于监管或者根本管不住;一些孩子略知水性,以为自己会游泳,却不知如何自救自护,也严重低估了河道、池塘等天然水域的复杂程度……这些都可能导致孩子越过警戒线,私自下水发生意外。

因此,补齐科学游泳教育短板、丰富亲水场地设施供给以及动员社会力量共同监护,或许能最大限度地降低乡村地区的溺水事故率,这需要各地各部门拿出更具针对性、有的放矢的应对举措。

防溺水难以“毕其功于一役”,既需要家长的反复教育、时刻叮咛,也离不开全社会的合力拧绳、共同守护。尤其是溺水事故高发地区,更要积极创造条件补短板、堵漏洞,让孩子们能在炎炎夏日玩得安全、耍得开心。

--> 2025-08-01 刘金陈 1 1 成都日报 c152192.html 1 补齐暑期防溺水的短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