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5年08月04日

从跳伞塔到体育馆

成都跳伞塔塔顶四只钢臂伸向四方,空中的伞像朵朵蘑菇。 王大明 供图

上世纪的四川省体育馆。 王大明 供图

石维明/文

跳伞塔这个地名,在成都是无人不晓。

在人民南路靠近一环路的位置,20世纪60年代曾建有一座高60余米的跳伞塔,跳伞塔这一地名即得名于此。跳伞塔的得名,又跟跳伞这项运动的兴盛密切相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体育运动是由军事体育和普通体育两部分组成。军事体育包括跳伞、滑翔、航模、射击、摩托车、无线电等,其中跳伞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军事体育项目之一。上世纪50年代,重庆、北京、哈尔滨、济南、西安、保定、开封、上海、长春等相继建起了跳伞塔。

1958年,成都跳伞俱乐部成立。随后计划建一座专门用于跳伞训练的高塔,把体育活动和国防体育结合起来,培训国家需要的军事体育人才。

据《成都市地名录》(成都市民政局/2018年)记载:“跳伞塔始建于1965年,次年春节落成并投入使用。……跳伞是通过卷扬机提升,将跳伞运动员引至跳伞高度跳下,培训国家需要的军事体育人才。”

成都市人民南路靠近一环路的位置,那时还是一片农田,春天的时候,油菜花盛开,金灿灿的,煞是好看。当时的四川省体工队就在附近,因此跳伞塔位置也就选定在这里。

1966年初,61.2米高(相当于18层高楼)、直径5米的跳伞塔在田野中拔地而起,成为成都最高建筑,也成为成都南门外的一处景观。

跳伞塔塔体是钢筋混凝土薄壁结构,重430吨,塔内设有环形悬臂式楼梯,从地面一直延伸到塔顶。40米高处有四只钢臂向四方伸展,犹如巨人的手臂,支撑着塔身的平衡。塔底则是一个28平方米的宽敞塔台,周围环绕着50米半径的砂盘和20米的绿色草坪。

在跳伞塔落成典礼上,成都跳伞俱乐部奉献了一场精彩的空中表演,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跳伞俱乐部开始招收学员,报名者络绎不绝。跳伞运动对身体素质要求极高,只有身体条件极佳的青少年才有可能成为跳伞俱乐部的一员。每当跳伞训练时,跳伞塔周边总是围满了前来观看的路人和居民,他们激动地注视着那些空中的矫健身影。

1972年,成都跳伞俱乐部的这个训练基地更名为成都南郊体育场,新建了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网球场等,训练内容逐渐增多,后来又增加了武术、田径等训练项目,跳伞塔便成了成都南郊名气较大的综合体育训练场和比赛场地。

1977年,在成都跳伞俱乐部的基础上成立了成都市伞塔跳伞运动学校,先后共计招收跳伞队员4000余人。他们多次在全国跳伞比赛中取得佳绩。

1984年3月21日,为修建四川省体育馆,中国新技术爆破公司定点爆破拆除了成都跳伞塔。

1988年,四川省体育馆在这里落成,标志着四川省的体育事业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跳伞塔虽然消逝了,但“跳伞塔”这个独一无二的名称却保留了下来,成都人耳熟能详。跳伞塔在老成都人的城市记忆中没有淡忘,周边高楼林立,地铁1号线、3号线、8号线在此纵横交错。

本版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 2025-08-04 1 1 成都日报 c152317.html 1 从跳伞塔到体育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