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5年08月05日

“报表通”让成都市级和区级下发基层报表分别压减近50%和78%

数据多跑路 基层干部负担少了效率高了

基层报表负担减轻

截至目前

市级下发基层报表由233张压减至119张、压减近50%

填报数据项由6588项压减至2996项、压减55%

区级下发基层报表平均由199张压减到43张、压减78%

为民办事效率提升

事例1:在失业回访、人房核验等高频报表中实现40%字段预填,单份填报时间从30分钟锐减至10分钟

事例2:系统从2476名残疾人中筛出230名失业者,匹配31家需求企业,帮助街道减少了90%的残疾人走访工作量,减少了98%的无效企业沟通工作量

“以前巡查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网格员要跑遍三区交界的9.76平方公里,现在‘报表通’自动匹配8045条网格数据,90%的摸排工作量省下了!”四川天府新区新兴街道相关负责人说。这个曾让基层头疼的“硬骨头”社区,如今通过智慧报表系统,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为基层减负又赋能”。

截至目前,市级下发基层报表由233张压减至119张、压减近50%,填报数据项由6588项压减至2996项、压减55%;区级下发基层报表平均由199张压减到43张、压减78%,基层报表工作量显著下降。而当数据替代填表、服务取代跑腿,沉淀的数据反哺基层,基层干部为民办实事的效率也大幅提升。

报表瘦身

“台账海洋”变“一表通达”

“以前低保核查、流动人口管理这些报表月均要填103份,70%时间耗在表格上,每月走访居民还不到8户。”简阳市射洪坝街道办一名社区工作者回忆起曾经被报表“困住”的日子,感慨万千。

简阳市瞄准这一痛点精准发力:通过建立“人房数仓”,让数据主动回流至镇街、社区;在失业回访、人房核验等高频报表中实现40%字段预填,单份填报时间从30分钟锐减至10分钟。通过“报表通”,短时间内报表总量压减86%,社区月均报表量从32份骤降至4份,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报表做减法、服务做加法”。

这背后,是成都市“统报表”系统化减负的坚实支撑。为摸清基层报表“真底数”,15个重点部门下沉23个区(市)县蹲点调研,发动全市261个镇街、3045个村社区自下而上梳理,形成3.9万条样本数据,最终锁定基层报表底账230余张。掌握底数后,市里成立专班,组织30个部门面对面清理存量报表,依据基层履职清单严格审核必要性,对超范围、高门槛及“留痕”类报表坚决清理整合,大幅压减基层负担。

数据反哺

“表哥表姐”变“服务能手”

报表减负只是第一步,如何让沉淀的数据反哺基层?“以前申请电费减免要跑三趟,现在刚办好低保,当月优惠就到账了!”在青白江区低保户家中,墙角的智能电表悄然记录着变化。依托“报表通”融合民政低保信息与供电数据,2516名群众实现“免申即享”,月均减免电量3.3万度,办理时效提升86.67%。

据了解,成都依据基层报表清单和回流数据清单,制定213项行业领域数据标签、编制465个字段报表字典、明确195项重要数据来源清单。

“系统从2476名残疾人中筛出230名失业者,匹配31家需求企业,帮助街道减少了90%的残疾人走访工作量,减少了98%的无效企业沟通工作量。”武侯区浆洗街街道智慧蓉城运行中心运行维护部部长石刚所说的这组数据便是“报表通”的实际成效。目前,23个区(市)县已累计打造困难人员帮扶、企业服务、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应用场景40余个。当数据替代填表、服务取代跑腿,基层干部从“表哥表姐”变身为“服务能手”。“报表通”承载的不仅是技术革新,更是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成都答案。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杨帆

--> 2025-08-05 杨帆 “报表通”让成都市级和区级下发基层报表分别压减近50%和78% 1 1 成都日报 c152355.html 1 数据多跑路 基层干部负担少了效率高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