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5年08月05日

钱币艺术墙的文化印记

成都印钞有限公司的艺术墙。

□张华

王朝兴废事,尽缩钱币中。

当你走进“成钞”大门,映入眼帘的是极具特色的花岗石雕刻的钱币艺术墙。一道从古至今的各种金属币雕塑,如飘带一般贯穿墙面。飘带造型蕴含钱币的流通意味,也意指漫漫钱币史。

从铲币、布币、刀币、原孔钱、方孔钱到现代金属币,以及人民币伟人头像等形象,再现了中国4000年钱币史,并通过电子货币表现了未来和发展,中国钱币文化定格成一幅幅艺术浮雕。

伫立在钱币艺术墙前,源远流长的中国钱币文化史穿越时空,像一幅恢宏长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二十多年前,作家何开四受邀为成钞撰写《中华钱币赋》。一天早晨,我被安排到厂大门迎接,只见他从车窗探出头来,远远地向我招手,一下车便微笑着和我握手,一派大家风范。那天,何先生坐在成钞宣传部开敞办公区,一个人安静地看成钞简介片。

没过多久,便带来了他写的初稿——《中华钱币赋》。

他说:“从《中国货币史》到《世界金融》,阅读了100多万字的资料。你可能想象不到,中国共有5万多种货币,在货币史上,创造了70多项世界纪录,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就诞生在成都。”

谈到钱币,何开四先生自诩已成“半个金融学家”:“古钱币外圆内方,其实是古人天圆地方宇宙观的直接反映,钱币承载着深厚的中华文化。”

“刚开始,绞尽脑汁,却迟迟不能下笔。”为了寻找灵感,何开四进入车间全程体验。后来他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我在车间待了整整一天,钞票‘哗哗’作响,上百位女工‘刷刷’地清点钞票,在长城金银精炼车间里,金锭重达十几斤,这是个特殊的行业,印钞人需要怎样一种精神境界?”

他带来的《中华钱币赋》几易其稿,600余字却历时3月修改17次,才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点睛之笔——“钱积如山,德立前仞;钱流如川,心如止水”。

如今,钱币艺术“第一墙”铭刻在我们的记忆中,用立体可感的形象将我们带进浩瀚的钱币文化。这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钱币文化“第一墙”。

这座由著名雕塑家叶毓山领衔设计的艺术墙略成弧形,长18米,最高处3.2米,最低处2.7米,花岗石耗量达100多吨,著名书法家刘奇晋书写的《中华钱币赋》镌刻在艺术墙背面。艺术墙上除了人民币图案外,还有港币、澳门币图案。右上角是中国印钞总公司的办公大楼图案,艺术墙左侧是5幅古人铸造钱币的流程图,从熔化金属到打磨成形,古代造币工艺 一一展现,右下角还有一组古人泡麻造纸币全景图。

纸币,是作为虚价货币出现的,在货币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本身就是信誉的象征。

公元1024年,中国正式发行了世界上最早的政府纸钞——“交子”,作为真正的国家法定货币, 比西方国家发行纸币早了六七百年,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交子是水印纸+多色套印(古代印刷史上艺术品),印品采用现代印钞技术的水印纸+凹印点线(摒繁就简,单凹点线,凹版雕刻艺术品)。

纸币产生在四川,有其必然性,是四川商品经济、造纸与印刷技术、褚纸水印技术、雕版印刷术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四川悠久信用事业的见证。四川从秦汉以来,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唐代的四川,就有“扬一益二”的美誉,到了北宋,已成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早在唐代后期,唐朝官府就在四川行使“便换”的汇兑票据。入宋以后,一批经营金融业的富豪,为那些到成都进行大宗贸易,携带巨款的商人开设了保存现钱的铺户,“收入人户现钱,便给交子”作为取款凭证,故称“交子铺户”。“交子”两个字是四川土话,不只是两个文字的简单相加,可以理解为交替交换,就是票据票证,就是合券取钱。

初期的交子,实际是活期存款凭据和现金支票,与纸币的性质不同,而与官方所发行的现钱交引颇有某些类似之处。随着时间的推移,经验的积累,交子信用价值的确立,交子逐渐进入流通,用于支付;交子铺户则挪用存款投入市场,进而以一定的本金发行大于本金数额的交子,交子才完全演变成了纸币。

在这个演变过程中,经营金融信用业的交子铺户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纸币制造创造了条件。金融信用事业的发达,促成了“交子”成为我国乃至世界上发行最早的纸币。

人类第一枚纸币交子,诞生在美丽的天府之国,也是成都具备现代社会形态的初始。

从北宋开始,成都已然成为全国的印制中心。而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东河印制公司走出三线,搬迁至成都,落户金温江,成钞继续着人民币的印制,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时空上的因缘巧合,在货币文化上一脉相承。

--> 2025-08-05 张华 1 1 成都日报 c152367.html 1 钱币艺术墙的文化印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