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吴怡霏) 8月1日,一场以非遗为载体的“廉洁家风进社区”活动在成都高新区合作街道天骄西路社区展开,活动通过皮影戏这一千年技艺与廉洁家风的创新融合,为辖区青少年带来了一场视听与心灵的双重盛宴。
非遗传承人以《春夜喜雨》皮影长绸舞拉开序幕,孩子们惊叹于皮影艺人用3根竹竿让绸缎化作春雨的绝技,也领悟到“清廉如雨涤尘”的寓意;《白蛇传·盗仙草》的皮影戏表演将民俗文化娓娓道来,故事中“盗仙草为救苍生”的情节已成为“克己奉公”精神的生动教材;江姐的故事通过皮影戏《红岩》呈现时,孩子们凝视着幕布上宁折不弯的身影,将革命者“粗布囚衣裹铁骨”的家风箴言铭记于心。
非遗大师收徒环节,3位少年行传统拜师礼,师傅赠予的不仅是皮影雕刻刀,更有刻着“守拙养正”的镇尺;分组制作环节,五组少年用镂刻、敷彩等传统工艺制作皮影,当《三顾茅庐》故事被创新改编为“拒收锦缎”的情节时,孩子们用渐变着色技法表现诸葛亮布衣的质朴,而“三顾”时门楣上“静以修身”的匾额,正是用皮影特有的“推皮走刀”技法精心雕琢而成。
这场活动,让非遗技艺成为廉洁家风的“活态载体”,传统艺术与廉洁文化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