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5年08月07日

成就青年人与博物馆的双向奔赴

河南博物院志愿者覃妍洁为游客讲解妇好鸮尊。 图据新华社

正值暑假旅游旺季,“博物馆热”势头正盛。全国各地许多博物馆里,活跃着一群青年志愿讲解员的身影。天津师范大学马蒙副教授曾于参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暑期实践研修之际,在博物馆现场教学过程中,切身领略到青年志愿者的青春风采。“近年来,打卡博物馆成为青年人的一种文化时尚,这成就了青年志愿讲解员与博物馆的‘双向奔赴’。”马蒙感慨。

马蒙首先感受到,这些志愿者是一群了解文博知识、热爱文博工作的青年人。他们的讲解富有青年人特有的风格,高雅而不深奥,清雅而不媚俗,用活泼生动的语言,为游客讲解文物展品的前世今生,勾勒出古老文化的历史图景。这股蓬勃朝气,让厚重庄严的展陈焕发出青春气息,提升了参观者的体验感、互动感和获得感。

通过与他们的进一步交流,马蒙了解到,他们同时也是一支能吃苦、肯奉献、规范高效的青年志愿讲解员队伍。“成为他们中的一员,需要层层选拔、长期培训。讲解工作并不轻松,一口气站三五个小时、连着讲解两三趟是常态,但他们乐此不疲地为观众提供优质的服务,架起观众与博物馆之间的文化桥梁。”

青年志愿者来自各个行业、不同岗位,具有教师、记者、大学生、企业白领、演员、科技工作者、全职妈妈等不同身份,却因对知识有纯粹的渴求、格外关心文博事业而走到了一起。“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文化自信和传统传承,展现了青年一代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与担当。”马蒙赞叹。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马蒙认为,青年志愿讲解员在这所“大学校”里接受严格的培训和历练,学到很多外面学不到的新知识,感悟着中国历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沉浸在文博知识的海洋里不断地为自己“充电”。积累知识之外,辛苦付出让他们感到精神充实,在博物馆独特的文化氛围中,实现了自我价值的提升。

马蒙进一步表示,青年参与博物馆志愿讲解工作,在获得个人知识素养提升与自我价值实现的同时,一方面延展了博物馆的功能,另一方面让博物馆的教育和文化传承功能逐步实现社会化、多元化,吸引更多年轻人走进博物馆,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他们用新潮的方式宣传博物馆,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了起来;在讲解中融入文物保护知识,引导参观者树立起保护文物的责任意识。他们用职业精神和传播思维,为科普教育启蒙和普及提供助力;通过上好‘博物馆里的思政课’,发挥着思想教育、价值引领的作用,使建好用好‘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目标得以进一步实现。”

马蒙还指出,高水平的讲解服务是博物馆保持热度的保障。这意味着青年志愿讲解员需要更加注重内涵发展,不断提升政治素质、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提高讲解质量,奏出青春最强音。这也呼唤着青年志愿讲解员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自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做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传承者、践行者。

“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相信随着‘博物馆热’方兴未艾,更多青年有机会成为博物馆志愿讲解员。”马蒙也热忱希望,各博物馆更加关心青年志愿讲解员,做好服务和培训工作,全面提升他们的讲解水平和能力;加强与大中小学校合作,为青少年学生提供更多文化志愿服务机会,吸引更多有志青年加入文化志愿服务行列。

--> 2025-08-07 1 1 成都日报 c152500.html 1 成就青年人与博物馆的双向奔赴 /enpproperty-->